債務金額是最基礎的定價指標,通常采用分段比例收費,金額越大,比例可能越低。例如:
小額債務(10萬元以下):收費比例較高,可達8%-50%。例如5萬元以下可能按50%收取,5萬-10萬按40%。
大額債務(超過10萬元):比例逐步下降,如10萬-100萬部分按5%-7%,1億元以上可能僅0.5%-1%。
2. 案件復雜度
債務性質:無借貸憑證債務人破產或轉移財產等“疑難債務”,收費比例可能上浮10%-20%。
法律程序:涉及訴訟財產保全等額外法律服務的,需另付律師費(標的額10%-20%)及訴訟費(0.5%-2.5%)。
跨國或跨地區(qū):需承擔差旅調查等成本,可能采用固定費用(數(shù)萬至十數(shù)萬元)加提成。
3. 服務模式
風險代理:成功后收費,比例通常更高(20%-50%),但委托人需承擔前期成本(如調查費)。
固定費用:適用于簡單案件(如債務人信息明確),收費3000-5000元;復雜案件可能超數(shù)萬元。
混合收費:部分公司采用“基礎服務費+成功傭金”模式,如前期收取3000-10000元,成功后另加5%-15%傭金。
4. 債務賬齡與債務人信息
賬齡長短:長期未還的債務(如超6個月)可能加收傭金(上限35%)。
債務人信息完整性:信息不全或需額外調查的,費用更高。
5. 地區(qū)與行業(yè)慣例
地方政策:如常州規(guī)定1萬元以下收10%,5萬元以上僅5%;上海設定10萬元以下傭金上限12%。
國際參考:歐美國家收費普遍為30%-50%,國內部分公司對標國際標準。
6. 隱性成本與風險補償
運營成本:包括差旅員工工資情報獲取等顯性成本,以及失敗案例分攤的隱形成本。
安全風險:催收人員的高工資包含“安全威脅補償款”。
注意事項
合法性風險:我國禁止非法討債公司,暴力催收可能導致委托人承擔連帶責任。
優(yōu)先司法途徑:訴訟費用通常低于討債公司傭金(如10萬元債務訴訟費約2300元)。
建議委托前簽訂書面合同,明確收費細則,并優(yōu)先選擇合法注冊的機構。具體收費需結合個案與公司協(xié)商,但需警惕過高比例或前期費用陷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