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虛假承諾與高額費用
一些討債公司會以“代償債務”為名,聲稱先幫你還清欠款,再向債務人追討。但實際上,他們可能要求你簽訂虛高合同或支付高額“服務費”“傭金”,甚至通過偽造流水制造已代償?shù)募傧?,最終讓你背負更重的債務。
例如,有的公司會要求你簽署協(xié)議,約定高比例分成(如催收款45%歸討債公司),但實際催收成功后可能拒不返還或追加費用。
2. “套路貸”陷阱
這類公司可能與“套路貸”團伙勾結(jié),通過代償債務后,以“平賬”名義誘騙你簽訂更高額的借款合同,惡意壘高債務,再通過暴力催收逼你還款。
典型手法包括:制造虛假銀行流水單方面認定違約逼迫你借新還舊,最終侵吞財產(chǎn)。
3. 非法催收連帶責任
即使討債公司聲稱“合法催收”,其實際手段(如騷擾威脅非法拘禁)可能涉嫌違法犯罪。作為委托人,你可能因“共同犯罪”被追究刑責,尤其是催收過程中發(fā)生暴力行為時。
案例顯示,委托討債公司后,債權(quán)人反因非法催收被判賠償或拘役。
4. 合同無效與資金風險
我國法律明確禁止商業(yè)化討債行為,委托合同可能被認定為無效,導致你既無法追回債務,還需承擔討債公司的費用。
部分公司會卷走代償資金或催收款,甚至利用你的個人信息進行二次詐騙。
如何應對此類套路?
1. 核實資質(zhì):任何正規(guī)金融機構(gòu)或法律服務機構(gòu)均不會以“討債公司”名義運營,可要求對方出示營業(yè)執(zhí)照及法律授權(quán)文件。
2. 拒絕簽署空白合同:警惕合同中虛高金額模糊條款,避免被惡意篡改。
3. 保留證據(jù):若已陷入套路,保存通話錄音轉(zhuǎn)賬記錄合同等,及時報警或向銀舉報。
4. 合法途徑解決債務:
通過法院起訴并申請強制執(zhí)行,利用“拒執(zhí)罪”追究老賴刑責(如轉(zhuǎn)移財產(chǎn)高消費等)。
協(xié)商分期還款或?qū)で笳{(diào)解組織幫助,避免私下委托第三方催收。
切記:任何“幫你還錢”的承諾若伴隨非常規(guī)條件,極可能是騙局。務必通過法律程序保障權(quán)益,避免從受害者淪為違法共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