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招聘的真實性及合法性
1. 法律禁止性規(guī)定
中國自1995年起明確禁止任何形式的“討債公司”存在,2000年再次重申取締,且工商部門不得為其注冊。目前市場上所謂的“討債公司”多以商務咨詢財務公司等名義偽裝,實際從事催收業(yè)務,但均屬違規(guī)經營。
2. 正規(guī)金融機構的外包催收
部分銀行或網貸平臺會將逾期賬款委托給第三方機構(如律師事務所或合規(guī)資產管理公司)催收,這類機構需通過嚴格招標程序,且受法律約束(如不得暴力催收)。但此類正規(guī)外包公司通常不會通過隨機電話招聘,而是通過官方渠道發(fā)布信息。
二招聘電話的常見騙局套路
1. 虛假高薪誘惑
騙子常以“月入過萬”“低門檻”為噱頭吸引求職者,實際可能要求繳納培訓費保證金等費用,隨后失聯。例如近期有冒用螞蟻金服名義的虛假招聘,官方已辟謠并報警。
2. 缺乏正規(guī)流程
真實招聘通常有面試資質審核等流程,而騙局往往僅通過電話或線上溝通,甚至以“急需人手”為由跳過面試。
3. 信息泄露風險
部分詐騙團伙可能借招聘之名收集個人信息,用于其他非法活動。若招聘方要求提供身份證銀行卡等敏感信息,需高度警惕。
三如何辨別真假招聘
1. 核實公司資質
2. 拒絕支付任何費用
正規(guī)企業(yè)不會以培訓費押金等名義收費,若遇此類要求,基本可判定為騙局。
3. 警惕非常規(guī)聯系方式
若招聘僅通過私人電話非官方社交平臺(如QQ群網盤鏈接)進行,需謹慎。
四法律風險提示
討債公司通過電話招聘的情況多為騙局或非法經營,尤其是承諾高薪低門檻的廣告。求職者應通過正規(guī)平臺投遞簡歷,核實企業(yè)背景,并牢記“不繳費不輕信不參與違法活動”的原則。若已受騙,建議保留證據并及時報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