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按比例收費
常規(guī)債務:通常為債務金額的 10%-30%,具體比例根據(jù)債務金額賬齡難度等因素浮動。例如:
10萬元以下小額債務:收費比例較高,可達 20%-30%。
100萬元以上大額債務:比例降至 3%-5%(因邊際成本降低)。
風險代理:成功后收費,比例一般為 15%-30%,復雜案件(如跨境債務)可能上浮至 35%。
2. 分階段收費
前期調查:債務金額的 5%-10%(用于信息收集律師函等)。
催討階段:債務金額的 10%-15%(電話上門催收等)。
訴訟階段:債務金額的 15%-20%(含起訴庭審等法律程序)。
3. 固定費用
部分公司對簡單案件收取固定費用,如 5000-5萬元,適用于標的明確無爭議的債務。
二地區(qū)性差異
1. 上海市
基礎服務費 5%-8% + 成功提成 15%-30%,五年以上壞賬最高 35%。
禁止超過債務本金 50% 的“包干收費”,風險代理上限 30%。
2. 鹽城市(江蘇?。?/strong>
根據(jù)《債務追償服務收費指引》(2025年):
無爭議常規(guī)賬款:≤ 5%。
需訴訟的復雜案件:≤ 15%。
3. 廣東省
民營經濟活躍地區(qū),收費比例上限為 30%。
三特殊情形附加費
1. 賬齡影響
三年以上債務:成本顯著增加,收費可能上浮 40%。
五年以上壞賬:人工篩查成本可達新賬的 7.3倍,收費比例更高。
2. 跨境債務
因涉及多法域協(xié)調,收費基準上浮 40%以上。
3. 電子債權憑證
新型證據(jù)(如網(wǎng)絡支付記錄)的取證成本首次納入收費核算。
四行業(yè)規(guī)范與法律限制
1. 合規(guī)要求
需公示收費標準,禁止暴力催收威脅等非法手段。
部分省份(如江蘇)要求服務機構提供《費用構成說明書》,列明差旅訴訟等12項細分成本。
2. 法律風險提示
超過債務本金 35% 的收費可能被認定為顯失公平(參考司法判例)。
婚姻勞動報酬等特定債務禁止風險代理。
五選擇建議
1. 優(yōu)先選擇公示收費明細的機構,避免“打包收費”陷阱。
2. 簽訂合同前需明確:
分段支付條款最低收費條款(如靜安區(qū)案例中5萬元最低收費)。
中止條件及違約責任。
3. 技術驅動型機構更透明,如采用區(qū)塊鏈存證AI催收的公司,成本更低。
以上價格表綜合了行業(yè)慣例和地方規(guī)定,實際收費需根據(jù)個案協(xié)商。建議委托前查驗機構資質(如《企業(yè)征信業(yè)務經營備案證》)并保留服務記錄以備爭議。